-
柑橘落花落果全解
柑橘是一种开花多,着果少的果树,所开的花、幼果绝大部分在开花期和果实发育过程中脱落,坐果率约在5%左右。 柑橘花果脱落的规律柑橘的花果脱落系正常现象,试想要是几万朵花都坐上果,那不把果树活生生的累死呀! 柑橘畸形花 柑橘落花:开花之前的落蕾及开花后的落花,主要以不完全花或畸形花为主,这些花不会结果,为避免占着茅坑不拉屎现象发生,会自然脱落。通常可占总花量的25%左右。柑橘落果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第1次生理落果、第2次生理落果及采前落果。 第1次生理落果:幼果带梗脱落,一般发生在谢花后10~15天,落果量较大的一次,约占总花量的50%左右。 第2次生理落果:不带果梗自蜜盘处脱落,一般发生在上一次落果后20天,约占总花量的20%左右。 采前落果:发生在定果后至采收前,约占总花量的1%左右。 柑橘花果脱落过量的原因 柑橘的花和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然脱落是正常的生理调节,但若花果脱落过量将直接影响坐果率和产量,那么导致柑橘落花落果严重的原因又有哪些呢?落花异常 柑橘花芽分化时如果养分不足,或有病虫为害如花蕾蛆、蓟马、炭疽病等,或者通过人工促花,特别是环割促花后管理不善,都可使分化中断或分化不良,形成很多不完全花和畸形花,而大量脱落。 早春树体黄化,甚至落叶严重,光合强度下降,光合产物又难以运输到根部,而是在地上部分累积,造成花量增多,健壮花少的情况,以致于落花落蕾严重。 花期如遇阴雨连绵天气,水分过多,使花的雌蕊柱头黏液不足而失去授粉作用,造成落花。 花期出现异常高温,空气干燥,会使花期缩短,雌蕊柱头迅速干枯而影响受精作用,造成花的脱落。落果异常 第1次生理落果 柑橘开花时,对树体养分消耗较大,谢花后不及时补充,易造成幼果发育时养分供给不足,而大量落果。 春梢营养枝生长过旺,特别是老熟慢的,会加大营养消耗,未老熟的春梢无法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分,导致落果。 不正常的温度容易造成落果,同时土壤太干或太湿亦会引起落果。主要原因是影响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导致养分供给不足。 光照不足会影响光合产物的合成与运输,所以阴雨天持续时间长或株行间遮阴大,也会引起大量落果。第2次生理落果 幼果生长素、赤霉素不足,尤其是无核品种,使果柄内乙烯和脱落酸水平升高诱发产生离层,而落果。 夏季气温高,肥效快,柑橘树易抽发夏梢,夏梢抽生过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与幼果争夺养分,此时如果控制不力,也会加剧落果。 不良的气候条件,如高温、多雨等引起落果。采前落果 主要与不良的天气情况、营养因素、病虫侵害等有关。 如何保花保果?目前柑橘主产区已陆续进入冒芽至花蕾期,那么接下来的保花保果工作该如何开展呢? 1、施发芽肥 春梢萌动前后,以树冠滴水线向内扒开表土层,补充营养以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 2、补施谢花肥 春梢大量萌发和开花,树体消耗养分很多,尤其是氮素消耗更大量。如果不及时补充无机养分,将会导致大量幼果脱落。 3、叶面追肥,加快春梢老熟 春季根外追肥可迅速克服由于根系吸收不足使春梢转绿缓慢,光合作用减弱,造成树势下降,坐果不稳等问题。 4、防干旱和排除积水 柑橘开花坐果期经常会遇到春旱,春季干旱会造成春梢短小,花蕾不正常,出现很多畸形花或开花时花瓣、花柱凋萎,柱头粘液干固,花药死亡,无法进行授粉,或者授粉后花粉管不能伸长到子房,幼果发育不良而脱落。所以,干旱又是高温时,必须及时淋水,保持土壤湿润,才有利根群生长和吸收养分供给需要。 春季经常连续阴雨又会造成园内积水,影响根的生长和吸收,甚至烂根或因缺乏空气致根窒息,导致幼果变黑坏死。同时,阴雨连绵还会导致花瓣不能脱落,影响幼果果皮转绿。因此,阴雨天应及时检查果园,排除积水和进行摇花。 5、防治病虫害 直接造成落花落果的主要病虫害有:花蕾蛆、恶性叶甲、花蓟马、红蜘蛛、锈蜘蛛、卷叶蛾、象鼻虫、炭疽病、溃疡病、疮痂病等。注意在适期防治。 6、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 运用得比较多的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胺鲜酯、复硝酚钠、芸苔素内酯等。 7、疏除过旺春梢及早夏梢 这是解决抽梢与结果矛盾的方法,适用于幼年结果树、青壮年树。一是疏除过旺生长的春梢,在梢自剪前按“三除二”、“五除二”的原则疏去部分新梢。二是摘心。当春梢长至15厘米时要摘心节约养分。三是在夏梢3~5厘米长时全部抹除,直到7月上中旬第2次生理落果结束时。 8、避免肥伤药害 保花保果期间既要施肥又要防治病虫害,既要喷施生长素又要结合补充微量元素。 所以,要认真安排每次施肥或喷药的间隔期,也要了解每种农药是否能在保花保果期间使用、使用的安全有效浓度,是否可以混合等问题。肥料施用原则上应是分多次薄施,以避免新根受伤而影响坐果。 (文章来源:农业助手)
-
农业部新发布:今年这么种花生丰产
当前,黄淮海、北方、西南地区以及长江流域花生播种即将开始,根据今年气候特点和各地生产实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农业部油料专家指导组提出2017年花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一、合理安排茬口,优化种植结构 一是充分利用花生耐旱耐瘠的优势,适度增加浅山丘陵、黄河故道等土壤较为贫瘠的一年一熟春播花生种植面积。 二是在积温较高、耕地质量较好的春花生产区,将二年三熟制春花生高产田调整为一年两熟制夏直播花生。将麦套花生调整为夏直播花生,通过起垄覆膜、单粒精播、机械作业等措施,有效解决麦田套种花生存在的土壤板结、播种质量较差、苗弱和不宜机械作业等突出问题,提高花生单产和生产效率。 三是充分利用玉米、西瓜、林果等多种茬口,间作套种花生,提高种植综合效益。 二、科学选用品种,提高花生品质 各地应根据土壤、气候、市场等条件,选择高油、高油酸、高蛋白、适宜烘烤等优质专用品种,逐步满足油用、食用、出口等不同用途对花生品质的差异化需求。 黄淮海产区春播花生或春播地膜覆盖花生宜选择生育期在125天左右的优质专用型中大果花生品种,麦垄套种花生宜选择生育期在125天以内的优质专用型中大果花生品种,夏直播花生宜选择生育期在110天左右的优质专用型中果花生品种。 东北产区选用生育期120-130天的中早熟大果型品种,其中高纬度、无霜期短、积温低的地区选用生育期120天以内的早熟小果型品种。 南方产区春花生选用生育期120天左右的中果或大果珍珠豆型品种。在选择品种时,要注意品种抗性与当地旱涝、病虫等灾害发生特点相一致,特别是青枯病发生地区(地块)要选用高抗品种,烂果病发生较重的地区要选用抗性强的品种。机械收获程度高的产区,应选择结果集中、成熟一致性好、果柄韧性较好、适宜机械化收获的品种。三、适期适量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一是确定适宜播期。东北及黄淮海产区春播露地大花生播期应掌握在连续5日5厘米地温稳定在17℃以上,小花生稳定在15℃以上,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覆膜花生可提早至4月上中旬;麦垄套种花生适宜播期在麦收前15-20天,一般在5月中下旬;夏直播花生在小麦收获后及时整地,尽早播种,播期一般不晚于6月20日。南方产区春播花生要求5厘米地温稳定在12℃以上,于冷尾暖头抢晴播种。 二是确定适宜播量。一般春播大花生双粒亩播8000-9500穴,小花生双粒亩播9000-10000穴,单粒亩播14000-15000粒;夏直播大花生单粒亩播15000-17000粒,双粒亩播9500-12000穴。 三是搞好药剂拌种。播种前10-15天剥壳,剥壳前可带壳晒种2-3天,剔出霉变、破损、发芽的种子,按籽粒大小分级保存、分级播种。播种前已剥壳的种子要妥善保存,防止吸潮影响发芽率。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拌种,拌种要均匀,随拌随播,种皮晾干即可播种,有效防治根腐病、茎腐病、冠腐病等土传病害和蛴螬等地下害虫。 四、科学施肥浇水,促进正常发育 一是科学施肥。花生施肥的总原则是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有机无机结合、速效缓释结合,因地巧施功能肥。酸性土壤可增施石灰等生理碱性含钙肥料;连作土壤可增施石灰氮、生物菌肥;肥力较低的砾质砂土、粗砂壤土和生茬地增施花生根瘤菌肥,增强根瘤固氮能力;花生高产田增施生物钾肥,促进土壤钾有效释放。可通过施用生物肥料,减少化肥用量,控制重金属污染以及亚硝酸积累。 二是科学浇水。足墒播种的春花生和夏花生,幼苗期一般不需浇水,适当干旱有利于根系发育,提高植株抗旱耐涝能力,也有利于缩短第 一、二节间,便于果针下扎,增加饱果率;麦套花生幼苗期出现干旱,应及时浇水保苗。生育中期(花针期和结荚期)是花生对水分反应敏感的时期,也是一生中需水量多的时期,此期干旱对产量影响大,当植株叶片中午前后出现萎蔫时,应及时浇水。生育后期(饱果期)遇旱应及时小水轻浇润灌,防止植株早衰及黄曲霉菌感染。浇水不宜在高温时段进行,且要防止田间积水,否则容易引起烂果,也不宜用低温井水直接灌溉。南方或降雨较多地区花生田要做到“三沟”通畅,防止渍害。五、加强田间管理,减轻病虫草害 一是及时放苗清枝。覆膜花生膜上覆土的,当子叶节升至膜面时,及时将播种行上方的覆土摊至株行两侧,余下的土撤至垄沟。膜上未覆土的幼苗不能自动破膜时要及时人工破膜放苗,尽量减小膜孔。自团棵期(主茎4片复叶)开始,及时检查并抠出压埋在膜下的横生侧枝,使其健壮发育,始花前需进行2-3次。 二是适时中耕除草。麦套花生麦收后3-5天内进行中耕灭茬除草,中耕后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120毫升加水40-45公斤喷施地面。露栽花生播种覆土后用乙草胺喷施地面。当花生接近封垄时,在两行花生行间穿沟培土,培土要做到沟清、土暄、垄腰胖、垄顶凹,以利于果针入土结实。 三是合理化学调控。当植株生长至30-35厘米时,对出现旺长的田块用多效唑或烯效唑等生长调节剂进行控制,要严格按使用说明施用,喷施过少不能起到控旺作用,喷施过多会使植株叶片早衰而减产。于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进行叶面喷施。 四是病虫害绿色防控。推荐采用物理诱杀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治虫害、化学药剂防治病害。推广黑光灯、性诱剂和诱虫板等物理诱杀技术,既能控制虫害,又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防治花生蛴螬等地下害虫可选用白僵菌、绿僵菌、阿维菌素等生物制剂。防治叶斑病等病害可选用合适的低毒杀菌剂。青枯病和锈病防治好选用高抗花生品种。 六、适期收获,安全贮藏 收获、干燥与贮藏是花生生产后的重要环节。生产上一般在植株由绿变黄、主茎保留3-4片绿叶、大部分荚果饱满成熟时及时收获,具体收获期应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收获后应尽快晾晒或烘干干燥,使荚果含水量降到10%以下。注意控制贮藏条件,防治贮藏害虫的危害,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发生。 文章来源:农业部新闻办
-
进入四月份,新一轮果树管理你准备好了吗?
4月份果园管理,就进入了全年果树管理的第二个阶段,那4月份果园都有哪些活呢? 一、病虫害防治根据各地区的具体开花时间,在开花前的3一5天内,一定要喷好第二遍清园药,把去年越冬的病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可以说这一遍药是全年病虫害防治中关健的一次,一定要喷,而且一定要喷好。接下来就是花后至套袋前的病虫害防治,花后至套袋前这3遍药,主要的目的是预防果实病害,要确保幼果不被病虫害侵染,不能有药害,一定要按照总部制定的花后3遍药的方案来用药,不能随意增减倍数或者更换药剂,花后第 一遍喷药的时间是,从你果园大面积开始落花瓣数7一10天开始喷第 一遍药,以后的两次都和上次间隔7一10天,3遍药喷完即可套袋。 二、疏花疏果疏花疏果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养份的大量消耗,让果树合理负载,提高坐果率,避免隔年结果。若是用人工疏花,应越早越好,疏果不如疏花,疏花不如疏蕾。为了预防冻害给果园造成损失,建议大家从显蕾期开始,先拉开距离,每20厘米留一个健壮的花序,不要一次到位留一个中心花,等到花后坐果以后,再疏掉花序上的边果或小果,这样比较安全保险。如果今年试验药剂疏花,可在中心花开30%后,果园有授粉树的,直接用疏花剂按说明进行疏花,没有授粉树的,应先人工授粉,间隔2小时后,就可用药剂疏花,今年花量太大的,花开70%后,用同样的程序和办法进行第二次疏花,花后视坐果率的高低还可用疏果剂按说明疏果,等第二遍药喷了以后,可用人工一次到位定果,第三遍药喷了后就可套袋。 三、叶面补养从花露红喷药开始至套袋前的这三遍药,至少要加上2~3次的叶面肥,能连用4次效果更佳,花露红用了后,可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寒抗冻的能力,能使刚出的叶片转绿快,花开的整齐鲜亮,花后加上能加速春梢生长,叶片能迅速的放大加厚发黑,还能增加幼果的细胞分裂个数,和不加的幼果同期相比较,果个明显大而长,提高了果型的指数。花露红这遍药还要加上多聚硼,硼是生殖元素,补硼后能延长花期寿命,能使授粉授精气管伸长,授粉的机会充足,能提高授粉受精的能力,提高坐果率。从花后第 一遍药开始,要给果实补钙,因苹果的第 一个需钙高峰是花后40天,补钙可提高果实的硬度和表光,可减少果实的苦痘病和黑点病,能预防后期出现的水裂纹现象和脱水现象,所以花后几遍药要严格补钙,特别是套纯纸袋的苹果,每次可适当加大钙的用量。 四、果园浇水为了让春梢达到早长早停的目的,在花后一周后,也就是4月的下旬要及时的给果园补水,因为果树开花萌芽消耗了大量的水份和养份,进入5月份后果园尽量不浇水,有利于春梢停长,6月份就进入花芽分化期,那时要适当的控水,要浇水尽量进入7月份,如7月份遇到有效降雨应再往后推迟,所以说在4月下旬必须给果园浇水,否则,果树不会安全度过5月6月。5月6月只要果园有旱情,就必须浇水,控水是正确的,有了旱情不浇水就是错误的,那时正是春梢停长期,只要浇水停长的新梢就会二次冲出,不停长就不能进入花芽分花,因此,为了让果园5月6月没有旱情,建议在4月下旬尽量给果园浇一次水,确保5一6月不浇水果园还不缺水。(文章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
【科普】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宝典!(建议收藏)
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作为一种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迄今为止,已在农业、林业、果树、蔬菜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近几十年来,在生根、坐果、矮化、休眠、干燥、脱叶、催熟、增甜、着色等许多应用方面都出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混配,发展势头迅猛, 原因就在于复配应用时可出现增效、加合等作用,能减少使用量,提高应用效果,同时也扩大了应用范围,互相取长补短,克服了单用的不足,而且还能实现优质高产。 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配可分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混复配、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肥料复配、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杀菌剂复配等。 一、 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复配 以前大家认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专用性,不能复配使用,而现代植物生理学研究证明: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使用后,将产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生长促进剂与生长抑制剂复配使用后发现,对一些植物可抑制营养生长而促进生殖生长,在植物控制旺长、抗倒伏的同时,使果实膨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1、复硝酚钠+萘乙酸钠 它是一种省工、低成本、优质的新型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复硝酚钠作为一种综合调节作物生长平衡的调节剂,可全 面促进作物生长,而与萘乙酸钠复配, 一方面强化萘乙酸钠的生根作用,另一方面又增强复硝酚钠生根速效性,二者共同促进,使生根效果更快,吸收营养更强劲,更全 面,加速促进作物伸张健壮,不倒伏, 节间粗壮,分枝、分蘖增多,抗病,抗倒伏。 据多家科研单位联合试验研究表明:复硝酚钠与萘乙酸钠按照比例1:3复配,应用于砧木生根上,结果显示,生根数明显高于单用萘乙酸钠; 大豆上试验研究表明,二者明显促进大豆根系粗壮,根瘤固氮菌能力显著增强,2-3天即表现出明显的外观直视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复硝酚钠与萘乙酸钠复配剂2000-3000倍水溶液在小麦生根期叶面喷施2-3次,可增产15%左右,对小麦品质无不良影响。 2、DA-6+乙烯利(或复硝酚钠+乙烯利) 它是一种复合型玉米专用的矮化、健壮、防倒型调节剂。单用乙烯利,表现为有矮化作用,且叶片增宽、叶色深绿、叶片向上、次生根增多,但易出现叶片早衰现象。 玉米应用DA-6+乙烯利复配剂控旺,复配使用比单用乙烯利可降低株高达20%,具有明显的增效、防早衰功效。 3、复硝酚钠+赤霉素 复硝酚钠与赤霉素同作为速效性调节剂,均能在施用后短时间内发生作用,使作物显示出很好生长效果,而复硝酚钠与赤霉素复配使用,据中牟县枣树科学研究所应用复硝酚钠研究表明, 在加合二者效果的同时,复硝酚钠的持效性特点,能补赤霉素的这一缺陷,同时通过综合调控生长平衡,避免赤霉素使用过量造成对植株体的伤害,从而使枣树显著增产,品质也明显提高。 4、萘乙酸钠+吲哚丁酸盐 它是世界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复合生根剂,在果树、林木、蔬菜、花卉及一些观赏植物上推广应用广泛。 该混剂可经由根、叶、发芽的种子吸收,刺激根部内鞘部位细胞分裂生长,使侧根生长快而多,提高植株吸收养分和水分能力,达到植株整体生长健壮。 由于该剂在促进植物扦插生根中往往出现增效或加合作用,从而使一些难以 生根的植物也能插枝生根。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肥料复配 1、复硝酚钠+尿素 复硝酚钠+尿素可谓是调节剂与肥料复配中的“黄金搭档”。 在作用效果上,复硝酚钠所具有的综合调控作物生长发育的特性可弥补前期养分需求的不足,使作物营养更全 面,尿素利用更彻底; 在作用时间上,复硝酚钠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与尿素的速效性结合,使植株外观及内在变化更快,更持久; 在作用方法上,复硝酚钠与尿素配合使用, 既可作基肥,也可作根部喷施,冲施肥,可谓“一举三得”。 复硝酚钠与含尿素的叶面肥试验,植株在施后40h内,叶片变深发绿,有光泽,后期产量显著提高。 2、三十烷醇+磷酸二氢钾 三十烷醇可增加作物光合作用,与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可提高作物产量,二者再针对性的配合以其它肥料或调节剂施用在相应作物上,效果更好。 如三十烷醇+磷酸二氢钾+复硝酚钠复配应用在大豆上,比仅用前二者可增产20%以上。 3、DA-6+微量元素+N、P、K DA-6与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的复配应用上百个试验数据及市场反馈信息显示:DA-6+微量元素如硫酸锌; DA-6+大量元素如尿素,硫酸钾等,均使肥料发挥出比单用高几十倍的功效,同时增强植株抗病,抗逆性。 4、矮壮素+硼酸 该混剂在葡萄上应用,可克服矮壮素的不足。试验表明,在葡萄开花前15天用一定浓度的矮壮素对整株进行喷洒,可大大提高葡萄的产量,但却降低了葡萄汁中的含糖量。 而该混剂则既能发挥矮壮素控长促坐果增加产量的作用,又能克服矮壮素使用后糖含量降低的副作用。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菌剂 1、复硝酚钠+乙蒜素 复硝酚钠与乙蒜素复配使用,能显著提高其药效,并延缓抗药性出现,且能够通过调节作物生长来抵御药剂过量或高毒产生的药害,弥补因此造成的损失。复硝酚钠+乙蒜素乳油在防治棉花枯黄萎病试验研究表明:复硝酚钠的加入比单用乙蒜素发病率减轻18.4%, 且复配制剂处理比对照棉花生长健壮、叶片深绿、肥厚,后期衰退时间晚,延长叶片功能期。 2、复硝酚钠+多菌灵 复硝酚钠与杀菌剂混用改善药剂的表面活性,增加渗透力和附着力等,因而增加了杀菌效果。 复硝酚钠与杂环类杀菌剂,如多菌灵复配使用,在花生叶部病害防治上,发病初期连喷2次,提高防效23%,显著增强杀菌效果。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除草剂 乙烯利+百草枯(现已属国家禁止产品)用于作物脱叶剂。该剂作为芝麻干燥脱叶剂时能增产,在芝麻收获前6天,单用乙烯利进行喷洒,干燥脱叶效果差, 芝麻也不增产,单用百草枯虽干燥脱叶效果好,但不增产,若二者混用,不仅表现为干燥脱叶效果好,其产量也比对照增加了。文章整理自网络
-
【植调剂应用】吲哚丁酸、萘乙酸等植调剂在扦插中的使用方法
应用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促进插条生根,特别是在那些生根较困难的树种上应用,对促进生根成活起着很大的作用。 生根类植调剂主要种类 1、吲哚丁酸及其同系物吲哚乙酸、吲哚丙酸都有类似的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目前这类药剂的主要用途是促进枝条生根。 2、萘乙酸及其衍生物萘乙酸钠合成容易,成本低。萘乙酸难溶于水,它的钠盐或钾盐则易溶于水,生产上一般用钠盐。萘乙酸对于促进插条生根效果很好。 3、ABT生根粉一种效率、广谱性的生根促进剂。它不仅补充插条不定根形成所需的外源生长素等有关物质,而且还能促进插条内部内源生长素的合成。生根类植调剂的使用方法 在生产上使用的剂型主要有两种:粉剂和水剂。 1、粉剂使用简便,但配制较困难,故生产上不多用。目前,市场销售的ABT胶膜剂生根粉则使用方便,随用随蘸,成为商品粉末制剂。为了使插条基部着药均匀,成捆蘸药时,可先将枝条墩齐,将药粉平铺在平面上,用尺刮平再蘸,新断的插穗伤口易沾药粉。 2、水剂配制液剂应注意,吲哚丁酸不溶于水,其钾盐可以直接溶于水,萘乙酸只溶于沸水或酒精中,其钠盐可以直接溶于水。1000毫升的500微升/升的生长调节剂的配制方法:用0.5克萘乙酸溶于100毫升的50%的酒精中,溶解后再加入蒸馏水950毫升,摇匀,装入茶色磨口瓶中备用。 稀溶液浸泡法:是一种较老的方法,使用生长调节剂的范围在20微升/升至200微升/升,浸泡插条基部24小时,比较费时。 浓缩溶液浸蘸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使用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在500微升/升至1000微升/升,速蘸,效果很好。 使用生长调节剂的浓度的原则是:浸泡法浓度低,速蘸法浓度高;易生根树种浓度低,难生根树种浓度高;嫩枝扦插浓度低,硬枝扦插浓度高。 此外还要注意,不同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类型树种的效果不同。如吲哚丁酸对落叶树的插条生根有较好的效果,而萘乙酸则对常绿树的扦插效果好些。(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
【科普】施用农药 药效不佳你要知道的10个原因
种植户在使用农药防治病虫草害时,经常出现防治效果不佳的情况。在不明原因和未获得正确指导等情况下,常常会增加用药量、使用浓度、施药频率和重复用药,甚至使用高毒农药及其他禁用农药,以期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这样做不但增加了用户的用药成本和人工成本,也给我们的农产品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带来压力。笔者特别整理和总结出了导致防治效果不佳的10方面原因,以期大家共同探讨、研究和寻求更合理的途径和手段,提高农药防治效果和农药利用率。 一、施药器械落后目前,国内的喷药器械还是以背负式、担架式为主,加上供药系统简单落后,“跑冒漏滴堵”等现象随处可见,并且常常造成雾化效果不均匀,喷雾质量较差。此外,通常使用的高容量法施药,容易造成雾滴偏大且不均匀、大雾滴易流失、小雾滴易飘移和挥发、粘附性较差等现象,从而导致农药利用率低下。二、喷雾技术不到位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和发展在作物上都会有一个主要的危害部位或靶标。对于触杀型农药,如果不能准确喷雾击中靶标,就很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于內吸型农药,如果雾滴不能在靶标上均匀分布,也不会有良好的內吸效果,防治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如防治红蜘蛛尽量使药液能够均匀地喷布到叶片背面(触杀)或叶片正面(内吸);防治玉米螟应该心叶施药;防治飞虱和纹枯病需要对准植株下部施药;防治纵卷叶螟、叶稻瘟、白叶枯病需要注重上部叶片喷雾。三、施药液量选用不当施药液量,指每单位面积农田上所喷施的药液量。我国目前的常规喷雾以高容量法、中容量法为主,用水量大,能均匀湿润,但真正在靶标部位或作物表面持留的药液较少,药液浪费、流失严重。现代农业需要现代植保理念,我们还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用水量,必要时还需添加合适的喷雾助剂(如有机硅类、矿物油类、植物油类),与喷雾器械(喷头)、农药制剂匹配使用,增加药液在靶标部位或作物表面的持留量,促进药效稳定发挥。四、药剂混用不当通常,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用方式和机制不同的药剂混合使用,不但可以提高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和兼治效果,还可以避免或延缓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同时节省用户的时间成本和劳动成本。但是,农药混用必须了解掌握各类型农药的性质、作用和防治的对象,科学合理地复配混用,而不能混配乱用,否则可能不仅达不到防治目的,甚至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如,酸性农药与碱性农药混用时,容易改变农药物理性状、发生酸碱反应,造成农药降解失效,甚至引起药害。此外,农药制剂混用时,必须注意混用方法(如母液法或二次稀释法)、混用顺序,尽量使用清洁水、现混现用。五、药剂自身因素影响农药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剂型、作用机制、使用剂量以及加工性状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药效发挥;相同成分同等含量的不同剂型之间都会存在差异,各公司生产工艺和制剂生产能力高低不同,药效差异也很大。近年来,热雾机、无人机、静电喷雾机等精准喷雾器械的兴起,对农药制剂的配套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
【植保技术】春花生高产栽培实用管理技术要点
土地选择:水田种植花生,要实行水旱轮作,前作可选择水稻或禾本科的作物。旱地种植花生,要与瓜类、禾本科作物3~5年轮作,避免与茄科、豆科、芝麻等作物连作。选择地块平坦向阳,土层深厚,排灌方便,水源清洁,肥力中等以上的沙质壤土。整地方法:水田于头年晚稻收割后进行翻犁晒白,深翻20~30厘米,两犁三耙,平整作畦,整理好三级排灌沟。整地时,整成包沟1米的粗畦。旱地于播种前进行短期灌水,减少病源数量。3月中下旬,抢晴进行整畦,播种。播种时间:3月中下旬。选用良种:选用抗病性较强,生育期适中,适应性、丰产性好的优质加工型品种。合理密植:适当密植,保证苗数。密植规格一般掌握在每亩1.1万穴左右,行距50 厘米,穴距12厘米。播后立即覆土。播种量:每亩播种量为带壳干果20公斤左右,穴播2粒仁。科学施肥:采用分期施肥或一次性全层施肥。1.分期施肥:基肥:整畦时,每亩撒施钙镁磷40公斤或复合肥25公斤。第 一次追肥:在花生齐苗后结合中耕除草每亩施尿素1O公斤,硫酸钾1O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或进口三元复合肥20公斤.第二次追肥:此次追肥针对基肥中只施钙镁磷的花生地。距第 一次追肥10~15天进行,每亩施尿素1O公斤,硫酸钾8公斤或复合肥25公斤。2.一次性全层施肥:结合整畦,每亩撒施N、P、K含量各15%的复合肥50公斤。3.撒施石灰:盛花时,于晴天傍晚每亩施熟石灰30~50公斤,撒施后用竹片轻扫,避免石灰残留在花生叶片上。4.根外追肥:从花期开始,每隔10天进行一次,共进行2~3次。第 一次: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OO克,硼砂1OO克,钼酸铵20克,兑水60公斤进行喷施。 第二次: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OO克,硼砂1OO克,兑水60公斤进行喷施。第三次: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施。如果发现花生叶色严重退黄时,加入0.25~0.5公斤的尿素充分溶解后喷施。■ ■ ■化学除草:春植播种后3天内,针对不同杂草,选择特定、有效的除草剂均匀喷施于畦面、畦沟及田埂,畦面太干时应先浇水再喷药。化学调控:在花生开花初期、下针期、结荚初期亩用安阳全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花生矮脚虎”、“花生小能豆”等专用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养分向根部转移,把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使得花生果仁饱满,提高成果率,从而达到花生增产的目的。科学管水:春花生生长期一般不灌水,如遇旱应及时灌跑马水,后期遇旱灌水应在上午10时前进行,灌水时将水灌至畦高1/2或2/3时即可,让土壤自行吸水,至畦面出现微湿时立即排水。适时收获:田间花生植株停止生长,叶片退黄,基部叶片基本脱落,荚果大多数已饱满,荚壳网纹明显,荚壳内壁变褐色,种仁皮呈现该品种原有的色泽(如粉红色),此时即可收获。若在生产上作为加工咸酥花生的原料果可提早5天左右收获,以保证加工后的产品质量。(文章部分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备注: 因各地的土壤、水肥条件等自然环境的差异,在具体的作物上请选择科学的使用方法。另外,广大的农业种植者不管使用任何农药请按照标签说明并在当地农技推广人员的指导下科学使用。
-
蔬菜滥用生根剂后果很严重!!!
根系是作物的营养器官,是作物生长的营养来源,在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将作物的根系比喻为人的肠胃。 生根剂是近年来快速兴起的一类功能型冲施肥料产品,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促进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复硝酚钠、胺鲜酯等,除此之外,产品中还多复配部分中微量元素,或甲壳素、海藻酸、氨基酸、腐植酸等有机养分,或各种复合微生物。合理使用既起到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吸收能力、调控植株长势的作用,又可补充部分土壤养分,调理土壤。 生根剂生根效果好,起效快,然而,作为一个植物生长调节剂起主要作用的产品,对使用技术的要求也相对更高,用量、适用时期、适用种类等要求较为严格。很多菜农非常认可生根剂的作用,不管是蘸盘、浇水还是灌根,有事没事都会加点生根剂,滥用情况非常突出,严重影响了蔬菜的正常生长,近年来高发的蔬菜早衰与生根剂的滥用关系很大,“只长根、不开果”等问题也与生根剂分不开。典型事例一:连续单用生根剂导致蔬菜早衰 连续单用生根剂,尤其是冬季低温季节,会导致严重后果。虽然使用生根剂后短期内效果明显,但生根剂中不含或少含无机营养,连续使用使得土壤养分供应未得到补充,可供根系吸收的养分少,即使根系暂时增多,但养分供应不足,很快就会出现蔬菜早衰问题,尤其是越冬一大茬茄子、甜椒、黄瓜等,表现为后期叶片黄化、变薄变小,果实生长缓慢,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很多菜农不明白怎么回事,看着长势不好,又加大生根剂用量,结果蔬菜生长越来越弱,终早早拔园换茬,损失巨大。蔬菜价格低迷时,早衰对效益的影响还不是特别大,但早衰高发期为冬春季节,正是蔬菜价格好的时候,那么,预防早衰重 点在什么地方呢? 一是适时覆盖、撤掉地膜,中耕划锄,培育健壮根系。 从定植到拔园,一大茬蔬菜生长期长达八 九个月,秋延茬也需要四五个月,生长期漫长,需要一个强大的根系支撑。而覆盖薄膜、多次浇水追肥、来回走动等,会使得棚室土壤表层板结严重,透气性下降,影响根系活性,造成根系衰弱。建议菜农从蔬菜定植开始,晚覆盖地膜,结合中耕划锄,培育健壮根系;春季气温升高后,则应及早撤掉地膜,中耕划锄,打破土壤表层板结,改善土壤透气性。土壤条件好了,根系活力自然就强,无需使用生根剂,植株也不会早衰减产。 二是合理浇水,调整追肥比例。 浇水是农事操作中重要的一环,作用无可替代。蔬菜浇水应大小水结合。大水浇透,可扩展根系活动范围,利于提高根系吸收能力;小水可满足蔬菜正常生长需要,减轻对土壤的破坏,保证大量浅层根系活性稳定。蔬菜生长中后期,追肥上应该适当调整,提高氮肥比例,维持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避免生殖生长过旺导致早衰。如蔬菜长势比较正常,可以追施平衡型肥料;若茄子长势偏弱,可以冲施高氮冲施肥,如30-10-10等,每亩5-8公斤。对于已经出现黄叶等早衰现象的,要“上下兼管”。上部叶面喷洒细胞分裂素600倍、核苷酸叶面肥500倍、全营养叶面肥300倍等,缓解叶片黄化;根部除了营养型冲施肥外,结合冲施含甲壳素、海藻酸等的生根剂产品,例如海精灵功能肥就用得非常广泛,这种功能肥不仅促进快速生根,还能增强根系吸收能力,必要时,还应减少留果、整枝打叶等配合,减轻植株负担,增加根系的养分供应,促进植株快速健壮起来。典型事例二:全水溶性肥料再配生根剂 全水溶性肥料再配生根剂,已经成为很多菜农浇水时的标准配置,即可以补充植株生长所需的营养,又可以促进生根,增强根系吸收能力。搭配,效果杠杠的。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不是的,蔬菜长势正常的情况下,单用营养型冲施肥即可满足蔬菜生长需要,生根剂其实是没必要用的,用了反而会导致土壤中植物生长调节剂过量,蔬菜体内激素平衡被打破,更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前段时间,记者就碰到了一个连续冲施全水溶性肥料和生根剂后减产的典型例子,寿光市稻田镇西丹河村一位菜农带着西红柿棵子,反映他种的西红柿“只长根、不开果”,用手拔出来看着根群能有小盆大,可西红柿膨果却很慢,产量不高。而他的邻居别看长得不咋样,根不多,拔出后也就小碗大,西红柿长得却不错,产量比他都高,真是怪了。很明显,只长根、不开果,这是生长不协调的表现,叶片制造的营养更多地转移到根系上,果实获得的营养就少了,从而出现这种异常现象。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要从目前冲施肥的配方说起。全水溶性肥料以溶解快、效果好著称,但全水溶性肥料的成分仍然是尿素、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等为主,虽然纯度高、溶解性好,但仅靠这些成分,想要从地上部茎叶上看到效果,并不比一般复合肥快多少,常常需要5-7天才能表现在植株上。而对于菜农来说,判断冲施肥好坏直观的标准还是冲施后短期植株的表现。为了快速起效,全水溶性肥料中都添加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生根剂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如复硝酚纳、胺鲜酯等,这样可以先行促进生根,提高根系活力,加上补充的无机营养成分,可以快速表现在植株上,让菜农看在眼中。全水溶性肥料当中其实已经添加了植物生长调节剂,自身使用后就起效快却不持久,若再加上生根剂,在底肥中粪肥氮含量较高的情况下,就可能出现这种“只长根、不开果”的情况。 (文章来源:农药助手 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
【科普】植物生长调节剂常用的几种复配剂型
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作为一种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迄今为止,已在农业、林业、果树、蔬菜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几十年来,在生根、坐果、矮化、休眠、干燥、脱叶、催熟、增甜、着色等许多应用方面都出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混配,发展势头迅猛,原因就在于复配应用时可出现增效、加合等作用,能减少使用量,提高应用效果,同时也扩大了应用范围,互相取长补短,克服了单用的不足,而且还能实现优质高产。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配可分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混复配、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肥料复配、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杀菌剂复配等。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复配 以前大家认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专用性,不能复配使用,而现代植物生理学研究证明: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使用后,将产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生长促进剂与生长抑制剂复配使用后发现,对一些植物可抑制营养生长而促进生殖生长,在植物控制旺长、抗倒伏的同时,使果实膨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1、复硝酚钠+萘乙酸钠 它是一种省工、低成本、优质的新型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复硝酚钠作为一种综合调节作物生长平衡的调节剂,可全 面促进作物生长,而与萘乙酸钠复配,一方面强化萘乙酸钠的生根作用,另一方面又增强复硝酚钠生根速效性,二者共同促进,使生根效果更快,吸收营养更强劲,更全 面,加速促进作物伸张健壮,不倒伏,节间粗壮,分枝、分蘖增多,抗病,抗倒伏。据多家科研单位联合试验研究表明:复硝酚钠与萘乙酸钠按照比例1:3复配,应用于砧木生根上,结果显示,生根数明显高于单用萘乙酸钠;大豆上试验研究表明,二者明显促进大豆根系粗壮,根瘤固氮菌能力显著增强,2-3天即表现出明显的外观直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复硝酚钠与萘乙酸钠复配剂2000-3000倍水溶液在小麦生根期叶面喷施2-3次,可增产15%左右,对小麦品质无不良影响。 2、DA-6+乙烯利(或复硝酚钠+乙烯利) 它是一种复合型玉米专用的矮化、健壮、防倒型调节剂。单用乙烯利,表现为有矮化作用,且叶片增宽、叶色深绿、叶片向上、次生根增多,但易出现叶片早衰现象。玉米应用DA-6+乙烯利复配剂控旺,复配使用比单用乙烯利可降低株高达20%,具有明显的增效、防早衰功效。 3、复硝酚钠+赤霉素 复硝酚钠与赤霉素同作为速效性调节剂,均能在施用后短时间内发生作用,使作物显示出很好生长效果,而复硝酚钠与赤霉素复配使用,据枣树科学研究所应用复硝酚钠研究表明,在加合二者效果的同时,复硝酚钠的持效性特点,能补赤霉素的这一缺陷,同时通过综合调控生长平衡,避免赤霉素使用过量造成对植株体的伤害,从而使枣树显著增产,品质也明显提高。 4、萘乙酸钠+吲哚丁酸钾 它是世界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复合生根剂,在果树、林木、蔬菜、花卉及一些观赏植物上推广应用广泛。该混剂可经由根、叶、发芽的种子吸收,刺激根部内鞘部位细胞分裂生长,使侧根生长快而多,提高植株吸收养分和水分能力,达到植株整体生长健壮。由于该剂在促进植物扦插生根中往往出现增效或加合作用,从而使一些难以生根的植物也能插枝生根。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肥料复配 1、复硝酚钠+尿素 复硝酚钠+尿素可谓是调节剂与肥料复配中的“黄金搭档”。在作用效果上,复硝酚钠所具有的综合调控作物生长发育的特性可弥补前期养分需求的不足,使作物营养更全 面,尿素利用更彻底;在作用时间上,复硝酚钠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与尿素的速效性结合,使植株外观及内在变化更快,更持久;在作用方法上,复硝酚钠与尿素配合使用,既可作基肥,也可作根部喷施,冲施肥,可谓“一举三得”。复硝酚钠与含尿素的叶面肥试验,植株在施后40h内,叶片变深发绿,有光泽,后期产量显著提高。 2、三十烷醇+磷酸二氢钾 三十烷醇可增加作物光合作用,与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可提高作物产量,二者再针对性的配合以其它肥料或调节剂施用在相应作物上,效果更好。如三十烷醇+磷酸二氢钾+复硝酚钠复配应用在大豆上,比仅用前二者可增产20%以上。 3、DA-6+微量元素+N、P、K DA-6与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的复配应用上百个试验数据及市场反馈信息显示:DA-6+微量元素如硫酸锌;DA-6+大量元素如尿素,硫酸钾等,均使肥料发挥出比单用高几十倍的功效,同时增强植株抗病,抗逆性。从大量试验中优选出的良好组合,再加以一定助剂,提供给客户,使客户受益匪浅。 4、矮壮素+硼酸 该混剂在葡萄上应用,可克服矮壮素的不足。试验表明,在葡萄开花前15天用一定浓度的矮壮素对整株进行喷洒,可大大提高葡萄的产量,但却降低了葡萄汁中的含糖量。而该混剂则既能发挥矮壮素控长促坐果增加产量的作用,又能克服矮壮素使用后糖含量降低的副作用。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菌剂 1、复硝酚钠+乙蒜素 复硝酚钠与乙蒜素复配使用,能显著提高其药效,并延缓抗药性出现,且能够通过调节作物生长来抵御药剂过量或高毒产生的药害,弥补因此造成的损失。复硝酚钠+乙蒜素乳油在防治棉花枯黄萎病试验研究表明:复硝酚钠的加入比单用乙蒜素发病率减轻18.4%,且复配制剂处理比对照棉花生长健壮、叶片深绿、肥厚,后期衰退时间晚,延长叶片功能期。 2、复硝酚钠+多菌灵 复硝酚钠与杀菌剂混用改善药剂的表面活性,增加渗透力和附着力等,因而增加了杀菌效果。复硝酚钠与杂环类杀菌剂,如多菌灵复配使用,在花生叶部病害防治上,发病初期连喷2次,提高防效23%,显著增强杀菌效果。 3、芸苔素内酯+三 唑酮 芸苔素内酯有促进农作物、树木与种子萌发和助苗生长、提高作物抗逆性的作用。根据相关文献报道:芸苔素内酯与三 唑酮复配对棉花立枯病防效超过70%,同时促进棉花根和芽的生长。研究同时表明,水杨酸对三 唑酮也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除草剂 1、乙烯利+百草枯 用于作物脱叶剂。该剂作为芝麻干燥脱叶剂时能增产,在芝麻收获前6天,单用乙烯利进行喷洒,干燥脱叶效果差,芝麻也不增产,单用百草枯虽干燥脱叶效果好,但不增产,若二者混用,不仅表现为干燥脱叶效果好,其产量也比对照增加了。 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配技术 1、生根剂:主要促进秧苗移栽之后的生根、缓苗,或者苗木的扦插等。其类型分别有生长素+土菌消、生长素+邻苯二酚、吲哚乙酸+萘乙酸、生长素+糖精、脱落酸+生长素、黄腐酸+吲哚丁酸等。 2、促进坐果剂:作用是提高单性结实率,提高水果单重,促进坐果、加快果实的膨大速度、增加果实的大小。其类型分别有赤霉素+细胞激动素、赤霉素+生长素+6-BA、赤霉素+萘氧乙酸+二苯脲、赤霉素+苯肽胺酸、赤霉素+芸苔素内酯、赤霉素+萘氧乙酸+微肥元素等。 3、抑制性坐果剂、谷物增产剂:作用是控制旺长,提高坐果率。其类型分别有矮壮素+氯化胆碱、矮壮素+乙稀利、乙稀利+脱落酸、矮壮素+乙稀利+硫酸铜、矮壮素+嘧啶醇、矮壮素+赤霉素、脱落酸+赤霉素等。 4、打破休眠促长剂:作用是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其类型有赤霉素+硫脲、硝酸钾+硫脲、苄氨基嘌呤+萘乙酸+烟酸、赤霉素+KCl、赤霉素+Fospinol等。 5、干燥脱叶剂:主要用于芝麻、棉花等,在机械采收前干燥、脱叶,其作用不仅是干燥脱叶的效果,还要有增加产量的效果。其类型有乙稀利+百草苦、噻唑隆+甲胺磷、噻唑隆+碳酸钾、乙稀利+过硫酸胺、噻唑隆+敌草隆、乙稀利+草多索+放线菌酮等。 6、催熟着色改善品质剂:有加快果实成熟、使色泽鲜艳、增加果实的甜度等作用。其类型有乙稀利+促烯佳、乙稀利+环糊精复合物、乙稀利+2,4,5-涕丙酸、敌草隆+柠檬酸、苄氨基嘌呤+春雷霉素等。 7、蔬果、摘果剂:在苹果、柑橘快成熟前应用,促使柑橘果梗基部的离层形成,从而导致果实与枝条的分离。其类型有:萘乙酰胺+乙稀利、二硝基邻甲酚+萘乙酰胺+乙稀利、萘乙酰胺+西维因、二硝基邻甲酚+萘乙酰胺+西维因、萘乙酸+西维因等。 8、促进花芽发育、开花及性比率:使果实作物由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促进开花。其类型有萘乙酸+苄氨基嘌呤、苄氨基嘌呤+赤霉素、赤霉素+硫带硫酸银、乙稀利+重铬酸钾等。 9、抑芽剂:在烟草上抑制腋芽的萌发,在贮藏期抑制马铃薯的发芽等作用。其类型有青鲜素+抑芽敏、氯苯胺灵+苯胺灵、蔗糖脂肪酸酯+青鲜素等。 10、促长增产剂:提高植株对N、P、K的吸收,增加产量的作用。其类型有吲哚乙酸+萘乙酸、吲哚乙酸+萘乙酸+2,4-D+赤霉素、助壮素+细胞激动素+类生长素、双氧水+木醋酸等。 11、抗逆剂(抗旱、抗低温、抗病等):增加营养元素的吸收、促进幼苗的生长、增加干物质总量、提高抗寒性、抗旱性、抗病、抗虫能力。其类型有抗激动素+脱落酸、细胞激动素+生长素+赤霉素、乙稀利+赤霉素、水杨酸+基因活性剂等。 文章来源网络。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版权,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请结合当地种植习惯,咨询当农业专家,合理种植。
-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属于禾本科稻属,一年生栽培谷物,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水稻播种面积大的国家,每年达3000万公顷左右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而产量则占40以上。全国分为六个稻区:华南湿热双季稻作区、华中湿润单季稻作区、双季稻作区、华北半湿润单季稻作区、东北半湿润早熟单季稻作区、西北干燥单季稻作区、西南高原湿润单季稻作区。以下以北方单季稻区为例,将从播前至收获各月份的水稻植保管理工作按月列出。 一、4月:播前准备期 1、管理要点整田、基肥、选种 (1)选择育秧地:一般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灌溉方便,便于管理,靠近本田,通透性好,有机含量在1.5%以上,pH在7.5以下,含盐量低的田地。 (2)秧田制作:耕耙,坐床,秧田施肥。 (3)选种晒种:选择适合地的抗病丰产良种。播前种子进行暴晒,可杀死部分种子携带病菌,并可提高种子发芽率。 2、病虫害防治 此期主要是预防土传病害。 二、5月:秧苗培育期 1、管理要点 (1)种子处理:播种前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水稻种子,能刺激种子增强新陈代谢作用,促进发芽、发根,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为培育壮秧打好基础。此期可用的调节剂有赤霉素、复硝酚钠、三十烷醇、细胞分裂素、萘乙酸钠等。 (2)加强水肥管理。 2、病虫草害防治 此期主要防治对象为水稻烂秧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 三、6月:移栽期 1、管理要点整田、施肥返青、水肥管理 (1)合理施肥,推广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和硅肥,避免偏施氮肥; (2)精细整地,配合施肥使用调节剂提高移栽质量,确保水稻早生快发。此期可用调节剂有:复硝酚钠、芸苔素内酯、萘乙酸钠、吲哚丁酸钾等; 2、病虫草害防治 此期主要防治对象有稻瘟病、白叶枯病、二化螟、三化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及稻田杂草。 四、7月:分蘖期至幼穗发育期 1、管理要点促分蘖、控制倒伏、水肥管理 (1)加强水肥管理,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 (2)使用植物生长调剂促进分蘖,控制旺长、倒伏。此期可用的调节剂有调环酸钙、多效唑、烯效唑等。 2、病虫害防治 此期主要防治对象有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三化螟、稻苞虫,蓟马、稻叶蝉等。 五、8月:孕穗期至抽穗期 1、管理要点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肥料配合使用,可提高生长优势,颖花多、穗大、粒多而饱满。此期可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有赤霉素、三十烷醇、芸苔素内酯等。 2病虫害防治 此期主要防治对象有纹枯病、稻曲病、三化螟、叶蝉、稻飞虱等。 六、9月:灌浆结实期 1、管理要点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合营养元素,加速灌浆,减少空壳,秕粒,使灌浆充分,籽粒饱满,千粒重提高,提前成熟。此期可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有胺鲜酯(DA-6)、细胞分裂素、芸苔素内酯、三十烷醇、萘乙酸钠、s-诱抗素等。 2、病虫害防治 此期主要防治对象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稻纵卷叶螟、稻苞虫、三化螟、褐飞虱等。 七、10月:收获期 管理要点催熟干燥、实时收获、安全贮藏 (1)催熟干燥 在收获前5天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催熟干燥。可用调节剂有:敌草快、乙烯利。 (2)安全贮藏 稻瘟病、稻白叶枯病、稻曲病发生田,稻谷要分开收获,不能作为种子使用,带病稻草要分开堆放。 表1水稻各时期调节剂使用技术使用时期调节剂施用方法使用效果备注种子处理复硝酚钠DA-6三十烷醇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萘乙酸钠s-诱抗素浸种24~48h促进种子发芽生根,有利于培育壮秧、增强秧苗抗病抗逆能力。各种调节剂用量差别较大秧苗期复硝酚钠三十烷醇赤霉素芸苔素内酯萘乙酸钠3叶1心期喷洒处理提高秧苗吸肥能力,有利于氮素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分蘖及增强根系发育。促进型配合肥料使用秧苗期多效唑烯效唑s-诱抗素乙烯利移栽前15~25d喷洒处理秧苗矮壮,分蘖增加,根系发达。抑制(延缓)型加强水肥管理,不可随意增加用量。移栽期复硝酚钠芸苔素内酯萘乙酸钠矮壮素多效唑吲哚丁酸钾配合大肥撒施使用促进返青,提高移栽质量,确保水稻早生快发配合大肥使用分蘖期至拔节初期调环酸钙多效唑烯效唑叶面喷施抑制基部节间生长,控制植株高度,增加分蘖,预防倒伏配合促进剂使用,且不可随意加大用量或增加施用次数孕穗期至抽穗期赤霉素三十烷醇芸苔素内酯始穗期至中期页面喷施促进提前抽穗、齐穗、穗茎伸长,增加授粉机会,提高结实率和产量不同调节剂使用时期有严格限 制灌浆期DA-6细胞分裂素芸苔素内酯三十烷醇萘乙酸钠s-诱抗素叶面喷施增强植株光合作用强度和养分向籽粒转移,提高灌浆速率,促进籽粒饱满配合水肥管理成熟期敌草快乙烯利收获前5天喷施促进成熟、干燥,利于贮藏备注调节剂要严格控制用量及使用次数;调节剂不可随意复配使用不同时期使用调节剂不宜叠加;使用调节剂需要配合水肥使用,更安全有效。 表2水稻各生育时期病虫害防治方案生育时期防治对象防治措施播前准备土传病害多菌灵、福美双、咪鲜胺、恶霉灵等浸种秧苗培育期水稻烂秧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饼精甲霜灵、乙蒜素等;噻菌酮、氯溴异氰尿酸、代森铵、叶枯唑、链霉素等香菇多糖、氯溴异氰尿酸、盐酸吗啉胍、乙酸铜等。移栽期稻瘟病白叶枯病二化螟三化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稻田杂草丙环唑、醚菌酯、咪鲜。醚菌酯、苯甲。咪鲜胺等噻菌酮、氯溴异氰尿酸、代森铵、叶枯唑、链霉素等呋虫胺、三 唑磷、杀虫单、杀虫双等苏云金杆菌阿维,毒死蜱、甲维,茚虫威、井岗,杀虫单等除草剂配合安心分蘖期至幼穗发育期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三化螟蓟马稻叶蝉咪鲜,已唑醇、苯甲,丙环唑、苯甲,醚菌酯等丙环唑、醚菌酯、咪鲜,醚菌酯、苯甲,咪鲜胺等噻菌酮、氯溴异氰尿酸、代森铵、叶枯唑、链霉素等丁硫克百威、三 唑磷、杀虫单等仲丁威、吡虫啉、烯啶虫胺、吡蚜酮等异丙威、仲丁威、噻嗪酮等。孕穗期至抽穗期纹枯病稻曲病三化螟稻叶蝉稻飞虱咪鲜,已唑醇、苯甲,丙环唑、苯甲,醚菌酯等已唑醇、络氨铜、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丁硫克百威、三 唑磷、杀虫单等异丙威、仲丁威、噻嗪酮等烯啶虫胺、吡虫啉、吡蚜酮、异丙威、噻虫嗪等灌浆结实期稻瘟病白叶枯病稻纵卷叶螟稻苞虫三化螟褐飞虱丙环唑、醚菌酯、咪鲜,醚菌酯、苯甲,咪鲜胺等噻菌酮、氯溴异氰尿酸、代森铵、叶枯唑、链霉素等阿维,毒死蜱、井岗,杀虫单等苏云金杆菌丁硫克百威、三 唑磷、杀虫单等丁硫克百威、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等。
-
乙烯利在棉花上的应用
1.棉花为什么要用乙烯利催熟? 棉珠的中上部棉铃,是在秋季温度不断下降的气候条件下成熟开裂的,一些后期棉铃,由于种种原因,在下霜前来不及开裂吐絮而成为霜后花,甚至不能开裂成为无效铃。尤其在我国北方棉区,秋季气温下降迅速,枯霜来得早,霜后花的比例较高,对棉花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南方棉区虽气候条件比北方有力,但由于复种指数高,茬口衔接紧,近年来晚茬棉花面积又在不断扩大,生产上出现粮、棉争季节、争土地、争劳力的矛盾十分突出,不利于棉花早发,以致普遍出现棉花晚发迟熟。同时,棉花的晚熟还影响到后茬作物的及时播种和正常生育。因此棉花晚熟,长期来一直是生产上的一大难题。通过多年科学实验,现在已找到了解决棉花晚熟的有效技术措施,这就是用乙烯利喷洒棉花。它能加快棉铃发育,使之提早开裂吐絮。 通过生产上多年反复实践,归纳起来棉花使用乙烯利有以下几点好处。 (1)提早开花,减少霜后花:棉花喷乙烯利,缩短了铃期,使棉铃提前开裂吐絮,霜后花明显减少。据我们试验,对晚熟棉花每亩用乙烯利100克和125克,霜后花分别为23.8%和21.0%,比对照36.5%减少12.7%和15.5%。又据北京农业大学观察,8月9~10日开花的棉铃,对照的铃期在80天以上,霜后吐絮铃数占50%,而经过处理的全部在霜前吐絮;8月19日开花的棉铃,对照棉铃的铃期在92天以上,全部是霜后花,而经过处理的霜后花只有50%。霜后花减少,不仅增加了棉花产量,而且还改善了纤维品质。 (2)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棉花在合理使用乙烯利的情况下,一般有5~10%的增产效果,北方棉区增产幅度大于南方。喷乙烯利的棉花品级提高,籽棉单价上升,群众反映,喷乙烯利的棉花收得早、卖的快、品质好、价格高。据上海地区试验材料:对晚熟棉花使用乙烯利,平均亩产籽棉101.6斤,比对照93.4公斤增收8.2公斤,增产率8.8%;皮棉为39.3公斤,比对照35.8公斤增收3.5公斤,增产率9.9%。究其原因,一是霜后花和无效铃减少,二是铃重和衣分有所增加。平均每亩经济效益126.18元,比对照112.24元增收13.94元。增加收益的原因,一是单产增加,二是籽棉单价的提高,平均每百公斤籽棉单价为122.82元,比对照118.02元增加4.80元。各地试验也认为,棉花喷乙烯利,一般每亩可增加收益10余元,多的可超过20元。由此可认为,棉花喷乙烯利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适应性广,有实验价值的技术措施。 (3)有利后茬作物生育,促使棉粮双高产:一些棉麦二熟的田块,过去由于棉花收得晚,无法及时拔杆,因此习惯上棉田不经耕翻直接套种麦子,结果杂草丛生,影响麦子生育。喷乙烯利后,能提早拔杆,经耕翻再种上麦子,为麦子创造了良好生育条件,因此棉花喷乙烯利,也是夺取棉粮双高产的有效措施。 (4)减少收花次数,节约劳力:喷乙烯利的棉花,棉铃吐絮集中,一般收花3~4次就基本结束了。所以有人说,喷乙烯利的棉花,头潮花旱,二潮花旺,三潮四潮没啥花,而未喷乙烯利的收花要5~6次。另外,喷乙烯利的棉花,老叶脱落多,收的花干净,拣花时间省,从而节约了劳动力。 2.棉花喷乙烯利催熟的效果如何? 棉花在正确使用乙烯利后5天左右,从外观可见,老叶逐渐转红,以后部分老叶脱落。同时,棉铃开始脱水,随之加快开裂吐絮,药后10天棉铃开裂速度明显加快,10~25天棉铃集中开裂吐絮,30天左右棉花采收可基本结束。如在上海地区,对晚熟棉花“寒露”前后喷药,到11月中旬可采收结束,由于常年初霜出现在11月15日左右,因此喷乙烯利的棉花,霜后花极少。据我们对上部铃,在同一天开的鲜花挂牌观察,喷乙烯利的棉铃铃期(开花→吐絮),比不喷的要短7~10天,棉花采收可提前10~15天结束。 田间试验表明,乙烯利催熟棉铃效果好坏,主要决定于用药浓度和当时气温,恰当的用药浓度和适宜的温度条件,可以达到理想的催熟效果。用药量过多,特别在气温较低条件下,对棉铃催熟效果就较差。其次,用药器械与乙烯利催熟棉铃的效果也有关系,使用超低量喷雾器、东—16型弥雾器、背包式喷雾器等对棉铃催熟效果较好,而使用工农36型机动喷雾器,因雾点大,药液浪费多,对棉铃催熟效果较差。 3.怎样的棉田需要用乙烯利催熟? 多年实践证明,乙烯利催熟棉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但并不是所有棉田都需要使用乙烯利催熟。无论是北方棉区,还是南方棉区,凡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贪青迟熟秋桃多的棉田,使用乙烯利催熟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类棉田的特点是棉铃吐絮晚,霜后花比例大,无效铃多,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特别是北方棉区,枯霜来得早,影响程度更大,更有必要使用乙烯利。另外,一些急需换茬(如油菜秧田、蔬菜田等)的棉田,使用乙烯利可使采收提前结束,及时拔杆,腾出土地安排后茬。 在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需要催熟的棉田一般可以有一个大致估计,但是具体需要应用乙烯利催熟的田块和面积一定要经过实地检查根据棉珠长势,当年气候条件及换茬的需要,进行合理安排,对那些生长正常和成熟较早或产量水平较低的棉田,一般不宜使用乙烯利。 4.棉花什么时候喷乙烯利合适?每亩棉田要用多少乙烯利? 使用乙烯利的时间是否合适,是乙烯利催熟棉花成败的关键,使用太早,会导致叶片过早衰老脱落,使一部分棉铃发育不足而过早开裂,造成铃重减轻,衣分和品质下降;使用过晚,由于气温偏低,药效得不到充分发挥,即使增加用药量,也不能达到理想的催熟效果。根据各单位试验结果,棉花使用乙烯利的适宜时间,应根据以下几条原则:首先取决于棉铃的发育程度,棉珠上绝大部分棉铃的铃期%[铃龄(开花→喷药天数)÷龄期(开花→吐絮天数)X100]在70以上(一般上部铃龄达45天)才可用药,这时棉铃已处于纤维充实阶段的中后期。使用乙烯利能促进棉叶中的有机养料向棉铃输送。因此,适期用药既起到了对棉铃的催熟作用,又有利棉花纤维充实,增加铃重和提高衣分。如上海地区,棉花的盛花末期一般在8月下旬,使用乙烯利的适期应有“寒露”前后,这时棉铃的铃期已在70%以上;二是在使用乙烯利后数天内,高气温要在20℃以上,才有明显的催熟效果;三是根据霜期来确定使用药剂的时间,北方棉区一般在枯霜前20天左右使用乙烯利较为适宜。总之,棉花使用乙烯利的适宜时间,应根据各地棉花长势、气候条件等因素,因地因时制宜而定。 乙烯利的用量,以经济、有效、安全为原则。具体应用时要根据棉花长势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来确定用药量,一般早用(因气温高)或长势中等的棉田,用量可少些;晚用(因气温低)或长势旺盛或秋桃又多的棉田,用量多些。同样道理,南方棉区在使用时气温较高宜用量低些,而北方棉区则用量高些。在适宜药量范围内,用药量越大对棉铃催熟越快,但超过适宜用量,会使棉铃催熟过快,出现吐絮不畅,采花不易的现象,并且花蒂带黄斑。同时,叶片脱落往往过早、过多,要影响铃重和品质,甚至还会出现幼铃脱落等现象。此外,还增加了农本。试验结果认为,在实际生产上应用乙烯利催熟棉花,每亩用原液100~150克为宜(含有效成分40%的乙烯利剂型)。以上海地区为例,在正常年份对秋桃较多的棉花一般9月底以前使用,每亩乙烯利用量不宜超过100克;10月10日前后使用的,每亩用125克左右;10月中旬使用的,每亩可用到150克左右。当然,在实际使用使,还要根据当时气温条件而酌定用药量。 5.乙烯利催熟棉铃的生理原因是什么? 衰老是植物正常的生育过程,但衰老和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光、肥、水等有关,同时还受植物内源激素的调节及遗传基因的控制。农业上有时需要通过推迟衰老延缓成熟来达到增加大田作物的产量或保持瓜果蔬菜新鲜的目的;有时则要加快衰老来促使早熟。因此,调控作物的衰老有着重要的生产意义。棉花使用乙烯利是加快棉铃衰老的一个过程,经研究证明,乙烯利催熟棉铃不是一个简单的脱水迫熟过程,而是一个加快发育促进成熟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 实验证明:棉铃和棉叶都能吸收乙烯利,并很快在体内分解释放出乙烯。棉铃在乙烯利处理后两天及吐絮前出现两个释放高峰,而未经乙烯利处理的只出现开裂前一个释放高峰,且时间比处理棉铃第二个乙烯释放高峰晚8天,这与乙烯利促使棉铃提早7~10天吐絮相吻合,由于乙烯是公认的果实成熟激素,因此可认为,乙烯利催熟棉铃的生理原因,主要是由于提高了棉铃内乙烯含量,加快了棉铃发育,使棉铃在开裂前必须要出现的乙烯释放高峰提前到来,从而提早了棉铃的开裂吐絮。棉叶吸收乙烯利后,不仅在叶片本身释放出乙烯,而且能以很快的速度向同一果节的棉铃输送,两小时就能在棉铃测到比对照多一倍的乙烯量,但大量输向棉铃并达到高峰则要在处理后两天。同时,也能向同一果枝的上方棉铃输送而放出乙烯,但不向同一果枝的下方棉铃输送。棉铃吸收的乙烯利只在棉铃本身释放出乙烯,不向同一节位的棉叶输送。 过氧化物酶也是植物衰老的一个指标。据北京农业大学测定:乙烯利处理后,棉铃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得到了提高,特别铃壳中过氧化物酶达到较高水平,在棉铃开裂时达到了高值,棉铃开裂与铃壳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成正相关。而对照棉铃的铃壳中过氧化物酶的含量一直比较平稳,直到开裂前才逐渐上升而达到大值,这一大值的出现明显比乙烯利处理的要推迟。 由上术研究结果可以认为,乙烯利催熟棉铃的实质,可能是当乙烯利处理后,棉铃释放乙烯增加,并使乙烯释放高峰提前到来,而乙烯又促进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使过氧化物酶的大值提前到来,由于过氧化物酶能加快分解和破坏生长素(一般认为生长素具有抑制衰老,推迟成熟的作用)使生长素含量减少,从而改变了原有乙烯与生长素间的平衡。正由于这种棉铃内部乙烯增加,酶活性提高,激素间平衡改变等原因,促进了棉铃向成熟衰老方面转化,从而加快了棉铃开裂吐絮。 6.乙烯利催熟棉铃的效果与当时气温有何关系? 使用乙烯利催熟棉铃,从棉铃发育来考虑,时间愈晚愈有利,但要发挥乙烯利的药效,与当时气温有密切关系,温度偏低,药效则无法发挥。这是因为乙烯利不同于别的干燥剂,它不是通过简单的物理作用或化学作用来破坏细胞膜使铃壳失水而开裂,而是要经过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活动过程,这些活动都要求一定的适宜温度,并且要有一定的有效积温才能顺利进行。据我们测定,珠棉上喷洒乙烯利后,在17~19℃时棉铃只释放少量乙烯,在20℃以上,才大量释放乙烯。不喷乙烯利棉铃在19℃以下基本不释放乙烯。根据回归方程分析,棉铃释放乙烯量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棉花上使用乙烯利要注意当时的温度。 7.棉花正确使用乙烯利后为什么铃重和衣分有所增加,而使用不当反会下降? 棉花使用乙烯利催熟是在棉花的生育后期,因此,在棉花产量构成因素中,铃重和衣分与乙烯利处理的关系比较密切。乙烯利对铃重衣分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棉铃的发育程度,各地试验资料一致认为,乙烯利对铃期%在70以上的棉铃,能增加其铃重和衣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通过14C示踪发现,乙烯利处理后,可减少通化物质在棉叶中的留存消耗,促使棉叶原贮藏同化物质和处理后新同化物质更多地向棉铃中输送,特别是能使输向棉铃的同化物质以更多数量在棉絮中积累。这表明乙烯利是通过改变棉花光合产物的分配比例,提高光合产物的经济系数,促进棉纤维充实,来提高铃重和衣分的。因此,对基本长足的棉铃使用乙烯利是可以增加铃重和衣分的。 然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如铃期不足或乙烯利用量过大),则会导致铃重和衣分降低。因为,在正确使用乙烯利的情况下,棉珠外观3~5天内变化不大,5~7天内叶色逐渐转红,棉珠外观3~5天内变化不大,2~3天内棉叶就明显转红,甚至脱落,棉铃成熟也特别快。经研究发现,乙烯利处理后,其光合能力在一周内变化不大,一周后即显著减弱,这一变化对已基本长足的棉铃影响不大,而对尚未长足的棉铃则极为不利,由于功能叶过早衰老,光合能力下降,棉铃得到的有机养料显著减少,棉纤维来不及充实、加厚、棉铃就成熟了,因此,便导致了铃重减轻,衣分下降。 8.棉花使用乙烯利对棉纤维品质有无不良影响? 使用乙烯利催熟棉花,只要适期、适量、棉纤维品质不仅不会降低,而且还有所改善。这是因为棉花使用乙烯利的减少了霜后花,增收了霜前花、优质花,群众反映喷乙烯利的棉花“开的足、有丝光、弹性好、售价高”。据棉花收购部门测定,喷乙烯利的棉花平均品级比不喷的要高0.3~0.5级,1~3级花增加,次级花减少。这样从总体上看棉纤维品质得到了改善。同时,从常规方法检验棉纤维看,棉花的品级、色泽、拉力亦优于对照或与对照相仿;经纺织部门检验,乙烯利催熟棉花纤维长度无大变化,成熟系数略有下降,其细度略有提高,强力、断长没有下降,对主体长度,长度均匀度等影响不大,短绒百分率(短手16毫米的纤维比例)略有减少;单唛试纺结果表明,无论是品质指标、号数、棉杂、条干、回潮等均无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对棉花纤维品质无不良影响。 但是,如果乙烯利催熟棉花使用不当,特别对铃龄不足的棉铃过早用药,会导致纤维强力、成熟系数及断裂长度等指标的下降,从而影响了棉纤维品质。
-
乙烯利在胶树上的作用
23.乙烯利促使橡胶增产的效果如何? 橡胶树是具有几十年经济寿命的高大乔木,从树皮上割取乳汁,收获方式特殊。橡胶是由胶树树皮乳管组织产生的,乳管细胞利用光合作用的产物—糖及其他养分,经过一系列复杂的酶促反应,进行生物合成,产生橡胶。 胶树的排胶是人为的采胶或自然灾害(如:寒害爆皮流胶,风害、机械损伤破皮流胶等)引起的。在正常情况下,人为的采胶、排胶影响面是由一定局限性的,阳刀割胶,排胶影响面主要在割线下方及两侧,阴刀割胶,排胶影响面主要在割线上方及两侧,影响的长度一般为1.25~1.75米,影响割线两侧的宽度均等于长度的九分之一。当胶树使用乙烯利后,造成人为的诱导愈伤反应,是挖掘现有产胶潜力的一种方法。它的主要作用是:(1)大幅度动员储备;(2)加强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量,并运输到乳管系统;(3)扩大排胶面,阻碍凝固机制,强化乳管的排胶,并使胶乳的再生机能亢进,产生短期大幅度增产的效果。但乙烯利本身不是营养物质,也不能直接提高光合作用的能力增加新生糖。大量的试验证明:在橡胶树上正确施用乙烯利,是提高橡胶产量的有效措施。 24.哪些胶树适宜使用乙烯利? 橡胶树和其他长期作物一样,有它的苗期、出产期、盛产期和衰老期。在苗期,主要是促进胶树的生长,这时不能进行乙烯利刺激;在初产期,胶树既要产胶,又要生长,这时一般仍不宜进行刺激割胶;通常待胶树进入盛产期(大体在胶树定植15年后,即开割5~7年后)可以进行刺激割胶;胶树至衰老更新时,则应加大刺激强度,以挖掘胶树的产胶潜力。 根据我国的试验,暂行规定15龄以上的低产实生树(含低产芽接树)以及更新胶园,适宜施用乙烯利割胶。至于橡胶高产芽接树,目前处于试验阶段,尚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性使用。 25.如何正确使用乙烯利刺激割胶? (1)必须严格控制使用范围:目前乙烯利使用只限于十五龄以上的实生树(含低产芽接树)以及胶树更新前强割;对高产芽接树除试验外,暂不宜进行生产性使用。 (2)必须严格控制用药量:按每批次标定的乙烯利原液含量,然后按规定进行配药和涂药,不得任意加大用药量和增加涂药次数。 (3)合理减刀:一般控制在比常规割胶减少割胶刀次三分之一左右。 (4)适当浅割:常规割胶通常割去黄皮2/3~1/2(约离木质部0.15厘米);而使用乙烯利刺激割胶深度控制在只割去黄皮的1/2~1/3(约离木质部0.16~0.20厘米)。 (5)应根据营养诊断的结果进行,增施肥料,补充养分。 (6)掌握产胶动态分析,进行科学割胶; I.看物候割胶,每年第 一蓬叶待挺直深绿后才开始割胶,冬季在叶子初黄时就应停止割胶。 II.看天气割胶,雨天不得割胶;冬季温度低于15℃时不得割胶;树身不干不得割胶;条溃疡病害流行时不得割胶。 III.看树情割胶,上半年干含低于28%时,下半年干含低于25%时应暂时休割;出现死皮预兆时应采取停停割割的办法。 (7)除更新强割树外,增产幅度应调控在胶树产胶与排胶合理平衡的范围内。 (8)为了提高刺激增产的效果和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尽量采用割面和高低割线轮换刺激割胶的办法。 26.胶树使用乙烯利的方法有哪几种? 视载体(剂型)而定,目前主要有下列三种方法: (1)乳剂:在割线下方(阳刀)或割线上方(阴刀)挂皮,宽度依刀数多少而定,一般是沿着割线刮皮1.2~1.5厘米,刮去粗皮即行。然后将配好的乙烯利乳油用刷子均匀涂于刮皮带上。 (2)水剂或糊剂:则不用刮皮,而是拔去胶线后,将配好的乙烯利水剂(或糊剂),用刷子沿割线均匀涂于割线上两厘米宽的树皮上。 (3)胶体:使用与乳剂相同,购置后既能使用,不必自己配制是其优点,但其浓度只有一种规格。 施药48小时候,乙烯利已完全进入胶树体内,即可进行割胶。 涂药后5小时内,如遇大雨或暴雨,由于乙烯利并未进入胶树体内,应予补涂,5小时后,即使再遇大雨也不用再补涂。 27.胶树使用乙烯利应采用哪些剂型? 剂型的选择要考虑材料的来源,药效的发挥、增产的效果、成本和胶树的安全等问题,一般要求材料来源广,价格便宜,附着力强和副作用小的载体。近年来,工厂生产的乙烯利有40%的水剂、醇剂,还有5~10%的胶体;一般在农场自行调制的有糊剂和乳剂等。 水剂:将乙烯利原液直接与清水按要求混合而成。 胶体:近年来,上海彭浦化工厂根据国外橡胶园所用的材料,研制成功5~10%胶状体的乙烯利,附着力强,不易被雨水冲洗掉,使用方便。已在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附属农场作试验。 糊剂:在50公斤水中,加入淀粉0.5公斤,搅拌均匀后煮沸成糊状,待冷却至常温后,加入乙烯利原液搅拌均匀便成糊剂。 乳剂:采用棕油比松香1:1.50,或胶籽油比松香1:2作载体,先将油和松香煮溶融混,冷却至常温,然后加入乙烯利原液搅拌均匀即成乳剂。 乳剂比较粘稠,附着力强,药效时间长,增产效果好,但副作用较重,成本较高,来源较困难。水剂不那么粘稠,附着力差,药效时间短,增产效果较差,但副作用较轻,成本低,来源方便。糊剂则介于乳剂和水剂之间。胶体附着力强,可现成购买,不必自行配制,因此使用方便,但成本高。 28.如何计算胶树使用乙烯利的用量? 胶树使用乙烯利刺激的施用量,主要是根据剂型、树龄、割线长短和周期的长短而定。 一般乳剂每月涂药一次,水剂、糊剂每月涂药两次;幼树用药量应少些,成龄树可多些,更新强割树应逐步增加,原则上幼树涂乳剂每株每次用量为40%的乙烯利原液0.1克(即有效浓度2%),水剂或糊剂每株次用量为40%的乙烯利原液0.05克(即有效浓度1%);成龄树乳剂每株次用量为40%的乙烯利原液0.2克(即有效浓度4%);水剂或糊剂每株次用40%乙烯利原液0.1克(即有效浓度2%);更新强割树乳剂每株次用40%乙烯利原液0.4~0.5克(即有效浓度8~10%),水剂或糊剂每株次用40%乙烯利原液0.25克(即有效浓度5%)。 计算: (1)浓度配制法: 原药需要量=(需配药重量×使用浓度%)÷(原药浓度%) 载体重量=需配重量-原药需要量 (2)剂量配置法: 原药需要量=每株次用药量×株数 载体重量=株数×每株次需用载体量 29.非正常胶树应如何进行乙烯利刺激割胶? 胶树遭受台风、寒潮的袭击,枝叶和树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贮备的有机养分也不同程度地消耗。因此,不能按正常胶树的办法进行涂药割胶。3~5级的风、寒害树在受害当年不得使用乙烯利;3级的风、寒害树在受害的第二年达到正常割胶标准的可以进行涂药刺激割胶;4~5级的风、受害树要达到复割标准才能使用乙烯利,但应较少涂药次数和用药浓度。在不涂药时期要减刀,为正常树的1/3~1/2。 还有一些死皮树与条溃疡病树,他们的产胶机构(乳管系统和树皮)受到了破坏,并发生局部营养亏缺。这些树在病害扩展期,不宜使用乙烯利;条溃疡病在第二年以后,病灶已经稳定时,死皮病树在稳定器后可适当使用乙烯利,但应适当减少涂药次数与割胶刀数,或采取割割停停的办法。 30.胶树使用乙烯利为什么要增施肥料?应如何增施? 橡胶合成需要大量的养分。肥料是胶树的食量,在正常情况上,常规割胶,每年均需补充一定的养分。胶树使用乙烯利后,成倍的增加排胶量,更加需要补充养分。据测定,每增加1公斤干胶,胶树多流失氮8克,磷2克,钾7克,镁3克;因此,胶树进行乙烯利刺激就必须增施肥料,以保证胶树对养分的需要。有人曾测定:当乙烯利刺激增加干胶产量10~15%时,随胶乳排出的养分消耗增加20~30%。如果不增施肥料,不仅影响增产效果,还使叶片养分含量下降,抑制了胶树的生长,影响胶树的正常代谢活动,降低产胶能力。因此,施用乙烯利刺激的胶树,要大量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不仅含有氮、磷、钾全肥,而且能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根系的生长。其作用优于化肥。每年每株一般需施100公斤有机肥料,有条件时还要施硫酸铵0.5~1公斤,过磷酸钙0.25~0.5公斤。有机肥和磷肥在适冬季停割到来年开割前施下,60%的氮肥和钾肥在开割初期至第 一次涂乙烯利前施下,以促进第 一蓬叶的生长,制造更多的养分。其余的氮肥可在高产季节前10~15天施下。在旱季要施水肥。 31.胶树使用乙烯利为什么要浅割? 胶树树皮从外到内通常划分为外皮、硬皮、软皮、水囊皮和形成层,其中软皮层由薄壁细胞、筛管和乳管组成,石细胞少,皮软,颜色淡黄,故也叫黄皮层,是生产胶乳的主要皮层。 常规割胶,通常要深割才能获得产量,胶树使用乙烯利后,浅割就可以获得比常规割胶要多得多的产量。由于涂药后排胶量大幅度增加,胶乳的再生需要补充大量水分和养分,它们在胶树体内的运输主要是靠导管各筛管,而具有功能作用的筛管都在树皮的水囊皮中,深割不但造成养分不大量流失,而且部分切断了运输,乙烯调动起来的糖和养分不能及时运入乳管,使乳管产胶功能减弱。经验证明:涂药后深割会造成割面干皮,排胶线内缩,甚至割线干涸。因此,为了保护胶树的健康和长期的高产稳产,胶树使用乙烯利后必须进行浅割。 32.胶树使用乙烯利为什么可以节约产胶树皮? 乳管寓于树皮之中,橡胶树树皮是产胶的重要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说,树皮是制造胶乳的车间,乳管是制造胶乳的机器,节约树皮就是保存了产胶的工厂和机器,浪费树皮就是破坏了产胶的工厂和机器。 常规割胶,每月割胶15刀,消耗树皮2~2.5厘米,每年耗皮约20厘米;胶树使用乙烯后,一般每月割胶9~10刀,消耗树皮1.5厘米,每年耗皮只有13~15厘米。可见,胶树使用乙烯利,由于割胶刀树减少,明显地节约了产胶树皮,还可延长胶树的经济寿命。 33.胶树使用乙烯利为什么能节约割胶用工? 在常规割胶下,一般胶乳再生需要24小时才能完成,因此通常采用s/2、d/2割制(即二分之一树围的割线,二天割一刀)。胶树使用乙烯利,扩大了排胶影响面,排胶量大幅度增加,而胶乳的再生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故胶乳再生需要48小时才能完成,因此通常采用s/2、d/3割制(即二分之一树围的割线,三天割一刀)。 胶树使用乙烯利一般减少三分之一的割次,因此就可以大量地节省割胶用工,人们还可以把节省下来的割胶用工用于加强胶树的抚育管理,以提高胶树的产胶潜力,更好地提高胶树的产胶量。 34.胶树正确使用乙烯利刺激割胶的经济效益如何? 乙烯利刺激橡胶树增产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据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五队橡胶实生树28.70亩十二年(1972~1983)试验的统计,施用乙烯利刺激的树平均年割胶76.80刀,对照年平均割胶106.50刀,刺激树平均比对照每年减少割胶29.70次,减刀28%;刺激树平均年亩产干胶54.50公斤,株产干胶3.73公斤,对照树平均亩产干胶31.30公斤,株产干胶2.35公斤,试验比对照增产54.50%;扣除乙烯利等成本费用,每亩橡胶园每年可增加净收入70元。 又据国营南茂农场全场2.30万亩,48万株橡胶实生树八年(1975~1982)大面积使用乙烯利刺激割胶的统计,施用乙烯利树平均年割胶98刀,比对照树年割胶142.30刀,减刀45%;施药平均每亩年产干胶48.90公斤,对照树平均每亩年产干胶32.70公斤,平均增产24.40%;八年累计共增产干胶1957.66吨,除去加工成本费用,每吨干胶按5600元计算,共增加收入1096.30万元。再扣除乙烯利成本10.90万元,净盈利为1085.40万元,平均每年纯盈利达成135万元,每亩橡胶年增收58.70元。 目前全国农垦系统的橡胶低产实生树普遍使用乙烯利刺激割胶,一般增产在15%以上,将来橡胶高产芽接树如能采用乙烯利刺激割胶,则经济效益更高。